关注健康

中医儿科历史渊源

发布时间:2012-12-03 10:36:39 本文来源:      

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小儿医,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记载:“扁鹊……入咸阳,闻秦人爱小儿,即为小儿医。”《五十二病方》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里,有“婴儿病痫”、“婴儿瘛”的记述。《黄帝内经》论述了小儿生长发育、体质特点、先天因素致病,以及泄泻、喘鸣等病证的诊断及预后。西汉名医淳于意(仓公)曾以下气汤治疗小儿气鬲病,并记录了儿科最早的医案。

相传至今的最早儿科专著《颅囟经》,提出婴幼儿体属“纯阳”的观点;阐述小儿脉法、囟门诊察法;论述了惊、痫、疳、痢、火丹等疾病的证治。北宋钱乙,是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上一位有杰出贡献的医家,被誉为“儿科之圣”。编写成《小儿药证直诀》,书中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“脏腑柔弱、易虚易实、易寒易热”,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。辨证方面,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,提出心主惊、肝主风、脾主困、肺主喘、肾主虚的辨证纲领,成为中医儿科辨证学中最重要的方法。

南宋刘昉等编著《幼幼新书》40卷,627门,许多散失的宋以前儿科著作被收录其中而得以流传,其中脾胃病占1/4,民间歌诀90余首,方剂2000余首,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,有较高的学术及文献价值。

元代名医曾世荣从医60年,编著《活幼心书》等,详论初生诸疾,是中医新生儿学较早的集中论述,以调元散、补肾地黄丸治疗胎怯。明代儿科世医万全,著作颇丰,著有《育婴家秘》、《幼科发挥》、《痘疹心法》等,倡导“育婴四法”,及“预养以培其元、胎养以保其真、蓐养以防其变、鞠养以慎其疾”,形成了中医儿童保健学的系统观点。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鋳著《幼科铁镜》,认为“有诸内而形诸外”,可从望面色、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;运用“灯火十三燋”治疗脐风、惊风等证,有其独到之处,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的应用。清代儿科名家陈复正著《幼幼集成》,对指纹诊法颇有见地,将虎口脉纹辨证概括为“浮沉分表里、红紫辨寒热、淡滞定虚实”,“风轻、气重、命危”,至今仍为临床所采用。